16世纪欧洲第一次文艺复兴以来,科学与艺术的革命搭乘着思想文化运动的载体,将黑暗宗教统治下的中古与光明分割,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文艺复兴运动在长久以来都被当作是欧洲政治、文化乃至历史上的分割线。而史学上关于文艺复兴的内容也很多且颇为复杂。“文艺复兴”作为词汇的作用及其作为历史过渡期的意义,都引发了史学家的诸多争论。它能否被称作是中世纪后的文化“进步”,一些史学家对此是持怀疑态度的。他们认为这个阶段只是对古典时代抱持悲观与缅怀的时期。同时新艺术对欧洲传统艺术的同化是无知无觉的,商业文化的冲击让欧洲古老艺术体系不断削减。而无论这项思想文化运动是否成为领导欧洲走出黑暗的光明使者。尤其是在几百年后的今天,在进行了无数次文化艺术重组后,人们对文艺复兴前后的探究趣味仍未减弱。从2000年起,由于“复古”的文化与生活态度不断被追崇,时尚圈将上个世纪的风格都重温了一遍,也开始将眼光投向皇室、宗教、古典主义、哥特、巴洛克等关键词,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一场光明与黑暗交织的追溯。
复古
2011年秋冬T台上,从DG黑色蕾丝的禁欲主义标志到Givenchy将耶稣荆棘的冠冕作为项链;再到Mugler秀场上把骷髅的形象用刺青的形式永远留在了体表的僵尸男孩Rick Genest,我们看到了哥特美学在时尚圈的回归。而作为文艺复兴运动前最著名的黑暗派系之一,哥特式艺术是夸张的、不对称的、奇特的、轻盈的、复杂的和多装饰的代名词。“哥特(Gothic)”一词的出处,最早来源于欧洲早期一个叫作西哥特的部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哥特式”一词都与“野蛮”挂钩,16世纪的意大利艺术评论家乔尔乔欧·瓦萨里就曾把介于欧洲古代与文艺复兴之间的所有艺术都贬称为“哥特人的创作”。其实,哥特式艺术与哥特人并无任何联系,它乃“罗马式”艺术的更高发展,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观念在艺术上的一种反映。哥特式艺术黑暗、凄凉的特质正符合浪漫派艺术的特点,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哥特”可视为新浪漫主义派系的一个分支。
复古
哥特文化对于服装发展的影响也十分深远。文艺复兴运动将公元12世纪〜公元15世纪划分为“哥特时代(Gothic Age)”。这段时间里,中世纪法国的服装的服饰审美及服饰创造受尖顶建筑风格的影响,在整体轮廓上都充分呈现出锐角三角形的形态,造型多采用纵向的造型线和褶皱,使穿着者显得修长。而织物或服装表现出来的富于光泽和鲜明的色调与哥特式教堂内彩色玻璃的效果一脉相通。这一拉伸与色彩特色,在2011年秋冬T台上,已由Rick Owens、Proenza Schouler、Rodarte、Alexander Wang和Givenchy的设计重新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