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纷飞时装周
男人臭美不可怕,自古就有不少男人比女人还要计较外表的美丽。高跟鞋、束腰的“New Look”长裙不是女人的发明。你能想象到的或者看到的大多折磨女人的美型美体工具,不少都来自于男人们的发明。
孔雀纷飞时装周
当然还有硝烟弥漫的时装周,只有在米兰男装秀上才让人找回了一点男人该有的样子。而巴黎男装秀虽不及伦敦男装周那般天雷滚滚,也算是惊喜连连。每每门口都簇拥到扑出来的孔雀男女们和闻着味儿来的密密麻麻的摄影师们。难怪越来越多的“柔美”、“闷骚”之类的词汇出现在男装的评论里。男装周上,雌性激素越来越高也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男装的线条越来越柔媚,色彩越来越鲜艳,剪裁越来越贴身,反倒是女装的线条越来越硬朗,剪裁越来越宽松,也有越来越多的品牌用黑白单色调来表达女装。是Coco Chanel首先将曾经泾渭分明的男女装界限打破,化女装的繁复为简约,之后YSL发明的吸烟装是男式西装在女性身体上的经典演绎。那么又是谁最先带领男装走向“妩媚”的不归路呢?
以David Bowie为先驱,教男人用起鲜艳的口红和浓黑的眼线,穿上华丽的皮草,而Jean Paul Gaultier的印度长裙更是为男士衣橱平添异域风情。虽然说John Galliano这位大师现在时运非常不济,穿着也变得相对低调,可话说当年风光的时候,长发飘飘的John哪怕身着男装,也总是带着几分妩媚。直到Dior Homme带出的那场男装革命,让曾经强调阳刚气的雄性特质淡出时尚舞台,同时还催生出一批纤瘦的“妖男”,成为人们又爱又恨的偶像。
默默发光的Dandy Man
Dandy在维基百科中意指“特别注重外貌的男子”,在中文词典中则被译作花花公子,然而本人却更喜欢有关“Dandy”的另一种解读,用苏格兰著名的评论家托马斯•卡莱尔的话解释下就是:“他的商业、办公室和他的存在是为了构成他的服装。而他的灵魂、思想、钱包和身体的每一部分都致力于如何穿得更好更漂亮,所以别人穿衣是为了生活,而他生活是为了穿衣。”
Dandy的历史偶像也显得文艺气十足,从钟情华丽丝绒服装的奥斯卡•王尔德到最爱白西装的马克•吐温,都是他们所属年代里最先锋的时尚偶像。然而二十世纪最具代表性的Dandy名人,则当属爱德华七世以及“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温莎公爵等王室贵族了。有别于花花公子的浮夸、炫耀,Dandy一族更精于“时髦时装”的穿衣之道,从款式多样及极其考究的定制西装、漂亮的领结或领带、巧妙而大胆的色彩搭配、毫无破绽的服装细节处理和一双体面而精致的手工鞋子,从时髦的法式衬衫到Tie Pins、Flower Pins等细节小物,甚至是融入日常家居生活的精致摆设,Dandy是忠于自我的时髦绅士的象征,如同欧洲老电影中的贵族引人联想。与正统的Dandies相比,Nick Wooster等型男大叔也显得太过低调朴素了些。
如今,浮夸自恋的时尚孔雀男大行其道,反倒是有着更深层次文化底蕴的Dandy一族低调地坚守着他们的小圈子,他们有的是欧洲不出名的贵族后裔、艺术家,或是在时尚圈也占有一席之地的收藏家、老牌型男、时装编辑,画家、艺术收藏家、策展人兼网站创办人,更多的则是男装配饰店老板、西装定制老店的时髦学徒等等。
本文版权为瀚彰传媒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复制或建立镜像、链接。